助力过程工业发展,你我携手共创辉煌
一、专业内涵
本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中唯一与过程工业相关的专业,属于多学科交叉性集成性应用型专业,拥有工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授予权,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。专业原称“化工设备与机械”专业,从“化工”+“机械”的“万金油”专业,到注重特种工况设备的“皮厚”专业,发展成为以“装备”为主体,结合“过程”与“控制”的综合集成专业。本专业具备能创新、可创新、易创新的强大优势,具有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,必将助力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高。

二、专业应用
![OGQ))5_M4]9V~PQU~L9JBA3](/__local/7/D6/6C/9CB7B38E308AC57BC6AE50A0776_968ABF3A_3B23.jpg)

三、本校本专业概况
1958年本专业招生,是国内最早从事化工机械理论及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单位之一。2015入选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2016年入选安徽省特色专业,2019年安徽省机械/仪器类专业评估认定为优秀,入选国家“双万计划”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(安徽省唯一)。
专业特色:注重实践,学生创新能力强。面向新工科建设,形成面向工程和学科交叉的专业特色;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构建多元化教学实践平台,形成创新创业训练机制,成果丰硕,毕业生综合素质高。
培养目标:坚持立德树人,面向过程工业高端装备领域人才需求,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、具有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,具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,可在能源、化工、石化、航空航天、冶金、轻工、制药、食品、环保、制冷、劳动安全等行业从事设计制造、技术开发、运行维护、经营管理等工作,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。
四、专业学位点
2010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,现有两个研究方向在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招生。如果就读本专业,就有机会获得本-硕连读和本-硕-博连读的机会!
五、教学科研平台
教学平台: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基地、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和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(省级)。现有专业实验室9个,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多个。
科研平台: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(国家级)、矿山智能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(省级)、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(省级)、机械工业矿山采选装备智能化重点实验室(省部级)、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(省级)。
六、专业师资队伍
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18名,其中教授4名,副教授9名,具有博士学位者达到56%。2013年获批校级教学团队,2019年入选安徽省高水平教学团队,荣获“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”称号。教师中获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,获得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达15人次,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人次。
七、学生培养效果
本专业实行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,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生4年的学习过程中。每年都有多名学生由于创新能力突出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。
本专业学生近4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篇;授权发明及新型实用专利40余项;承担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7项,2项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;获得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共47项(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、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、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),其中国家级奖励28项(特等奖2项,一等奖5项,二等奖6项,三等奖15项)。


八、学生就业情况
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约六千多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方面的人才,遍及全国各地,活跃在我国化工、能源、环境、建材、通用机械、制冷和军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。2015年-2018年平均就业率为100%,考研率约45%,一次升硕率15%。

